第五届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作者:蔡晋杰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12-09-25 10:46
优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运营编辑部

    推动网络商务传统创新,第五届网商大赛践行创新之道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金秋九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对于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的各支团队来讲,这更是一个放飞梦想、赢取荣誉的时刻。2012年9月17日,由工信部指导、教育部支持,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微博)隆重举行。经过半年多的紧张角逐,本届赛事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北京荣耀谢幕。工信部、教育部等政府部门领导、高校师生代表及海尔商城、中国移动飞信、腾讯教育、网盛生意宝、爱调研、IMO等业界知名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为获奖团队颁发了获奖证书,并对新环境下的网络商务创新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出席决赛颁奖典礼的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表示,当前国内的互联网逐渐走向融合与创新的新阶段。“互联网应用目与其它行业,其它领域创新融合的趋势。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将在范围上将越来越宽,深度上越来越深。”高新民强调,当前的工业化是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在互联网加速普及和深化应用的时代里,工业化的道路必须走两化融合的道路,两化融合是网络商务发展迎来新阶段的最主要的标志。对于第五届大赛的成功举办,他认为,大赛以推动传统创新为主题,聚焦行业发展,针对企业在网络商务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各个参赛团队利用新兴的互联网工具如微博、社区网络、移动互联网等,以创新的思路、多维度的整合方式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设计方案。引导高校、企业和学生积极实践,说明大赛了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的特点,将对网络商务的创新与融合带来积极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是本届大赛的承办高校,郝芳华副校长充分肯定了大赛在推动网络商务普及、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提升大学生创就业能力以及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是个巨大的挑战,对于热切期望得到高素质人才的企业也是个挑战,企业也需要介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郝芳华认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不断丰富和拓展高校人才培养的渠道和资源,将多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新优势。第五届大赛不仅整合了高校资源,也引进了企业资源,借助于大赛这一平台加强了高校与社会、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我们希望通过大赛能够促进北京师范大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的人才培养体制。”



    海尔商城的负责人表示,企业和高校的对接联动带来的价值并不是一份竞赛方案那么简单,对网络商务应用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才是最大的收获。据其介绍,在本届赛事举办过程中,海尔商城针对大学生推出了大学生网络商务菁英训练营,让参赛团队得到充分锻炼的同时,直接得到海尔商城方面的专业培训和商业任务挑战,20支大学生团队在得到大赛组委会和海尔商城教官的一对一指导后,根据市场情况制定推广方案并成功产生了订单销量,其中最优秀的菁英团队创造的业绩高达40余万。

  据大赛组委会负责人介绍,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自2012年3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2200多所高校的15万余名大学生注册报名,组建了4000余支团队踊跃参赛。经过紧张的初赛、复赛、分赛区决赛后,有140余所高校的230余支队伍共1000余人晋级全国总决赛。无论从大赛规模、组建团队还是参赛人数,本届赛事都保持了当前的规模,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

  创新的赛事设置,紧扣新环境下的网络商务发展及应用,以企业真实商业问题为竞赛项目的特点、参赛企业的全程参与指导,以及全国各高校的集体性参与,让本届赛事成为当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大型金牌赛事之一,也引起了国外同行及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在全国总决赛前夕,由亚裔研究中心执行主席Joyce Moy、巴鲁克商学院(微博)客座教授Alejandro Crawford、美国投资机构Acceleration group合伙人/高级咨询顾问Brian Gurski组成的美国专家团亲临现场观摩全国总决赛,并对赛事给予了高度评价,有望通过本届大赛建立国际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间合作与交流的通道。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蔡晋杰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