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互有好感自制结婚证 专家建议家长要正确引导

作者:董文秀 分类:教育 时间:2012-10-24 17:06
优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运营编辑部

   前不久,渝北一所小学三年级(一)班传来“喜讯”。班级里关系要好的妮妮和涛涛互生好感,在40名班级同学的见证下,公开宣称结为夫妻。两人还拿出一张A4纸,用彩色笔在左边画上双方的头像,右边写下名字,像模像样地绘制了张结婚证。就这样,这对小“夫妻”开始在班级里出双入对,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扶持”。下课时,两人会共享一本小人书;午餐后,我的水果也分你一半。可是,“夫妻”缘分不长,一周后,因为认为涛涛爱作弄人,两人选择“离婚”。于是,另外一张A4纸对折而成的“离婚证”由此而生。


  心理学家蒋华介绍,儿童婚姻敏感期是儿童认知社会关系的一个必经过程。从4、5岁开始,孩子就开始对人群组合发生兴趣。由于婚姻的组合形式离儿童生活最近,所以儿童的探索就会先从婚姻开始。这个时候,他们会研究谁和谁结婚了,如果他们喜欢一个人,就会假想与对方结婚的情况。

 

  当孩子出现非常态化的婚姻观念时,家长应该如何加以纠正?对此,蒋华建议,家长需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更不能责备孩子;其次,应该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加以正确引导,告诉孩子爱和喜欢的不同。引导后,家长还需自我反思,“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中得到了足够的安全感和爱,他(她)不可能产生类似妮妮和涛涛的行为。”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董文秀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