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服务中心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英语教学路径探究

2025-08-26 17:10:16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

□李姗姗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职业精神、一种奉献精神、一种精益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涵养。“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创新英语教学、开展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观念,实现知识、技能、价值观三方教学目标。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1.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英语为国际交流使用频率最高、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仍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有利于更多地了解西方科技、文化,拓宽自身视野。但同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西方的消极思想,部分学生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躺平思想”等。将工匠精神融入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宣传大国工匠鲜活的事迹,可以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有效帮助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明晰正确奋斗目标,明确学习和工作的意义,唱响“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乐章。

2.有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1)工匠精神强调求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语言知识,但这并不足以使他们在职场中脱颖而出。培养工匠精神,意味着注重每一个语法细节、每一个词汇选择,使学生的语言运用更加准确、流利。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将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具优势。

(2)工匠精神强调专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语言知识,更需要通过各种实践项目来锻炼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工匠精神,意味着学生要对每一个学术项目、每一次实践活动都充满热情和责任心,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一位具备工匠精神的英语专业人才,不仅要熟练运用语言,而且在项目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也需具备出色的能力。工匠精神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更容易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成功。

(3)工匠精神强调创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强调工匠精神,可以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创新和改进,积极探索新的语言应用方式。通过不断学习,精进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自身职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二、工匠精神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融入路径

1.重塑人才培养方案:奠定工匠精神培养的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理念和精益求精的职业教育理念,在分析人才需求以及学情的基础上,优化教学目标与内容,使其与国家发展所需的双创型人才要求相匹配,将工匠精神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精准掌握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要将工匠精神纳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考核之中。教师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把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充分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让工匠精神在学生心中发芽开花;又如,在旅游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教学中,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使其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道德标准,树立远大职业目标。

2.创设情境教学:营造“工匠精神”养成的实践场域

英语专业教师在高职课程设计中可以将劳动教育与英语语言教育有机结合,围绕学生未来岗位设计职场模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工作场景中锻炼流利使用英语的能力。以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教材——《新编实用英语(第五版)》为例,每个单元的第一部分都是与岗位相关的情景对话。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根据岗位实际,创设出一些真实职业场景,组织学生分组展演,既应用语言知识,又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师也可以采用混合教学模式教学,开展第二课堂,丰富教学手段,促进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积极思考、充分表达,鼓励学生课后制作并发布情境对话视频,突出岗位真实性,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知行合一。

3.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搭建“工匠精神”淬炼和展示平台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参加的职业技能竞赛通常是由教育部门、外研社、行业协会等主办的赛事。这些竞赛的选拔过程时间长,需要经过校赛、市赛、省赛和国赛等。学生通过参加技能大赛不仅能够提高听、说、读、写、译等实际能力,还增强了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团队协作能力。高职学生在校内准备英语专业口语、写作等比赛时,都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准备很长时间,甚至需要克服一切困难,利用课余时间挑灯夜战,刻苦训练,这些比赛准备过程都会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特别是以团队形式参加的比赛,备赛和比赛过程较长,参赛学生需要发扬工匠精神,团队合作、创新进取,才能创造佳绩。学生以赛促学,能感受到付出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提高学习自信,享受获取劳动成果的喜悦。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工匠精神融入英语课堂教学意义重大。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内容和形式,融入包括工匠精神在内的中国特色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塑魂、淬能、致远、传薪,培育出更多“大国工匠”。

(作者单位: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所属版面:理论
阅读原文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18610562898
  •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拓荒族